原訂2009年通車,卻因機廠用地發生問題而不斷延期的新莊線
終於在2012年初正式營運
同時也讓新莊、三重地區的居民多了一條對外交通的選擇
中和線、新莊線、蘆洲線同屬橘線的營運範圍
中和線於1998年與淡水線台北車站-古亭段同時通車
後來二期路網橘線加入新莊線、蘆洲線
蘆洲線的地位屬於新莊線的「支線」
也因此,市區段(大橋頭-古亭)原本全部稱之為新莊線
但後來新莊線由於迴龍機廠遭樂生案影響而延宕5年
在2010年時,蘆洲線與新莊線市區段(大橋頭-忠孝新生)先行通車
為了方便辨識,大橋頭-忠孝新生段跟著稱為蘆洲線
而此時被樂生案延宕的新莊線,台北捷運則因供電等問題
堅持要在迴龍機廠完工後方能進行營運
最後,台北捷運同意樂青的提案
大橋頭-輔大路段先行通車,由蘆洲機廠及中和機廠進行供電
輔大-迴龍段則繼續延期至迴龍機廠完工
新莊線通車後,市區段跟著全部更名為「新蘆線」
卻也引發了「新」字代表地區混淆的情形
(大台北地區「新」字的地名包含新莊、新店等地)
新莊線在台北橋與蘆洲線分手後
新北市段所走路廊大致沿著台一線重新路、中正路
這段路也是清朝時期鐵路台北-新竹段行經路段
要說新莊線是清朝時期鐵路在地下重現應該也不為過吧
01▲2012/01/05新莊線通車路段
新莊線通車後,比照蘆洲線辦理為期1個月的免費試乘活動
本系列記行文將由輔大端逐一寫回市區
由新莊區內的路段(輔大-頭前庄)開始紀錄
02▲手繪版新蘆中和線(暫稱)營運路線圖
O1 輔大站 Fu Jen University Station
輔仁大學位於輔大站的西北方,輔大站也因此得名
原本命名為「輔仁大學站」,但在後來考量當地民眾的用詞後,將站名簡化為輔大站
輔大站的出口外觀採用階梯式造型
一號出口位於輔大校門口不遠處,不少輔大生利用此出口進出捷運站
出口前便是公車停靠站,在迴龍-輔大通車前,可以在此站轉乘公車前往
03▲輔大站一號出口及出口前公車停靠彎
二號出口位在與中正路平行的福營路上
要前往中正路時要跨越狹小但車輛多的福營路
在探訪時,看到了許多人不等待人行號誌而直接闖紅燈
使這個出口變的危險了不少
04▲輔大站二號出口,開在福營路旁
05▲輔大站四號出口,配合通風井倒也產生了一種建築上的特殊美感
由一號出口進入站內,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公共藝術「真善美聖」
真善美聖由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林文昌製作
是一個陶瓷馬賽克、鍛鐵件等複合媒材製成的作品
放置在人潮洶湧的一號出口前
讓通勤族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多了點品味藝術的機會
但卻也使拍下整幅畫的工作變得更艱困
06▲真善美聖。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人比較稀少的時候拍下
輔大站內另一件公共藝術則放置在地下一樓穿堂層的付費區外
是繪製於清朝康熙時的北台灣輿圖
訴說了康熙年間新莊(當時稱武膋)的風情
但由於剪票口位在站體兩端
使得大部分人一進入車站便直接過剪票口進入月台
這幅畫靜靜的待在冷清的角落,等待著下一位偶然路過的旅客
07▲北台灣輿圖
新莊線、蘆洲線及其他二期路網路線
為了旅客安全,在月台均裝設全罩式月台門
原本在一期路網地下段中至於月台軌道對面的廣告燈箱
到這裡卻因為月台門阻礙視線,變得無處可放
有鑑於此,廣告改設在出口長廊旁
在輔大站,二號出口的廣告就正對著從化妝室出來的人們
08▲置於出口長廊上的廣告
09▲輔大站二號出口旁廣告及化妝室
二期路網捨棄了一期路網中常見的月台層挑高
雖然使月台層變得較有壓迫感
但卻讓穿堂層更加寬廣,有助於容納人潮
同時,月台及穿堂也變得比較明亮,不會有一期路網中較為陰森的感覺
10▲寬廣的穿堂層
11▲明亮的月台
在現行營運模式中,新莊線離峰約8分鐘一班車,尖峰時則約3~5分鐘
尖峰時段,常常可見到列車進站後不久即出站
不像其餘高運量終點站,列車往往停個2分鐘以上才開走
此乃由於新莊線之橫渡線較接近新莊站,而非輔大站
所以從輔大站到橫渡線之閉塞區間較長,列車必須進站後馬上出站以維持正常班距
12▲軌道配置圖。轉自http://mgws.dyndns.org/FILE/Track/Track%20Map%20of%20TRTC.png
O2 新莊站(新莊廟街) Xinzhuang Station(Xinzhuang Temple Street)
新莊站位在新莊最熱鬧也是最早開發的地區新莊廟街附近
因此,新莊站的副站名命為新莊廟街
清朝時期劉銘傳鋪設的也曾於這裡設置海山口車站
13▲新莊站,副站名新莊廟街
14▲新莊站月台
由於車站設置於新莊的鬧區,地面土地已飽和
故僅配置兩座出口,位於付費區的西側
一號出口與新莊區衛生所共構
比較特別的是出口有兩段電扶梯,在兩座電扶梯之間的是一座很短的樓梯
想由此出口出站,是必是要爬樓梯強身健體!(前提是不搭電梯XD)
15▲與新莊區衛生所共構的一號出口
16▲一號出口下層電扶梯與樓梯被牆壁隔開
17▲一號出口「強生健體」樓梯
二號出口規模比較大,配有兩座電扶梯及一座樓梯
出站後的右側即為新莊國中的校舍
不曉得此出口是否有向新莊國中借地呢?
出口造型上,屋頂為白色版砝琅板
面中正路的一側則為玻璃帷幕
新莊國中側的牆上面寫了大大的「新莊站」三字
18▲二號出口規模頗大
19▲坐落在新莊國中旁的二號出口
20▲二號出口後方的電梯及通風井,旁邊的公車停靠彎目前沒有利用
21▲牆上的「新莊站」三字
新莊站的公共藝術有一件
是位在付費區外二號出口旁的「編織夢」
以新莊當地的紡織工業為主軸
利用彩色玻璃嵌版排列,再以光纖作為燈泡
另外,自動購票區的地板上還有一個座標
除了為平常單調的地磚帶來了點變化,也為旅客標示出方位
22▲二號出口旁公共藝術「編織夢」
23▲自動購票區地板上的座標
新莊站的剪票口位在站體西側
也因此,穿堂層的東側顯得非常冷清,僅有一間化妝室
在這裡,台北捷運在牆壁上動了點手腳
使平常平面的牆壁多了點凹凸的感覺
下次若有幸經過新莊站,別忘了留意四周
驚喜可能就位在你身旁
24▲新莊站一字排開的剪票口
25▲穿堂層東側冷清的站體
26▲特殊的牆面設計
O3頭前庄站(台北醫院) Touqianzhuang Station(Taipei Hospital)
頭前庄站位在中正路及思源路口旁,近大漢橋及台北醫院
未來將於環狀線將在此設站,使頭前庄站成為眾多轉乘站之一
在新莊線未通車前,許多路公車由此上大漢橋到達板橋新埔站方便新莊地區民眾轉乘捷運
27▲頭前庄站,副站名台北醫院
一號出口位在中正思源路口,天花板採用玻璃,白天時可自室外採光
側邊由砝琅版及花崗岩構成,與天花板玻璃連成一氣,建構出弧形的外觀
出口前有小廣場以及通往台北醫院的地下道
不過未來環狀線在此設站後,此出口應該會成為轉乘點
屆時,不曉得一號出口會不會改建,而廣場會不會拆除呢?
28▲頭前庄站一號出口
29▲一號出口前廣場及地下道
二號、三號及四號出口的造型與新莊站二號出口相似
不過頭前庄站的玻璃帷幕設計得較有弧度
同中取異,讓同一個設計款有了不同的風貌
30▲二號出口
31▲三號出口。由此可以看出側面的弧度
32▲四號出口及旁邊的鐵門。不曉得這個鐵門內未來是做為何用?
除了站體本身的四座出口外
為了連結台北醫院,設置了跨越思源路的地下道
地下道可由穿堂層一號出口旁進入,也可從廣場進入
廣場上地下道出口與二三四號出口造型相似
但卻少了側面的玻璃帷幕
若沒有仔細的看,可能就會將他誤認為頭前庄站的出口呢!
33▲位在一號出口旁的地下道
34▲仿造其他捷運出口的地下道出入口
頭前庄站雖然沒有設置公共藝術
但在月台門後方及穿堂牆壁和天花板上設計波浪意象
自動購票區的地板上也放置了與新莊站相同的座標
35▲隱身月台門後的波浪意象
36▲穿堂層由金屬製成的波浪
37▲穿堂層天花板的波浪。在不抬頭的情況下很難察覺到
38▲位於頭前庄站的座標
此外
穿堂層和月台層中間還夾了一層樓
但環狀線在頭前庄採用高架興建,所以這一層樓的空間變得有點曖昧
不曉得是因為中間有溝渠經過還是什麼特殊原因
在穿堂層內有一座交錯的樓梯通往月台層,以增加因為樓層問題而比較少的樓梯
(註:頭前庄站設計為民防月台,故開挖較深)
39▲由月台層向上拍攝穿堂層,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間空了一層樓
40▲螺旋式交錯樓梯
41▲樓梯的底部。上方還有一個180度的轉彎
行筆至此,新莊線還有三重區的四個車站尚未探訪
紀錄當天是在放學後抽空前往
為了趕時間,有些地方可能有些許疏漏
第一次寫記行文,如果哪裡有缺失請不吝指教
《待續》
台北捷運新莊線 先嗇宮-台北橋